如何正確制約你的孩子?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學教養好工具!

by Hiram
13350 瀏覽次數

講到制約人們常常有負面的情緒,認為制約是不好的,然而「制約」其實處處可見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例如業績獎勵就是操作制約中的正向增強,當員工有期待的行為出現後,給予正向增強(獎勵)刺激。我們常常在講,把孩子當狗養,不只是髒養,也是像訓練狗一樣來訓練孩子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制約。如果你推崇阿德勒正向教養的話,那你必須知道《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中並沒有提到三歲以前的教養方法,因為約莫三歲左右的孩子才有判斷因果關係的能力,也才有一定的溝通能力。

制約這項教養工具不只是三歲以前可以用,用到成年離家前都沒有問題,因為他是本於生物行為的心理學,只要是生物都會對於制約效果有反應。而制約是每位父母都在使用的教養方法,卻不知道其原理,而常常出現反效果的制約,例如過度管教、限制個體意識等等。教養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制約孩子,讓他們來適應家中的規則,像是打、罵、體罰等等也是屬於制約的範疇。因此與其對制約抱有負面情緒,不如正確了解行為心理學理論中的制約,讓教養的過程事半功倍。

制約是什麼?

制約的英文是 Conditioning ,是行為心理學中的一個現象,Condition 是條件的意思,而 Conditioning 制約就是條件反射行為的概念。換句話說即是,在某種條件出現下,生物會因此出現的反射行為。制約又分為古典制約操作制約,以下我們會大致介紹兩者,但不會過於詳細,重點是給大家一個概念。

古典制約

古典制約首先由俄羅斯生理學及心理學家伊凡·彼得羅維奇·巴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系統時,發現狗看到食物時會開始流口水,進而發現只要研究人員在場或是聽到腳步聲時,狗也會開始流口水。後來巴夫洛夫在每次餵食前都會搖鈴製造鈴聲,過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只要搖鈴狗就會開始流口水,因此發現了這個影響人類行為的震撼彈——古典制約。

古典制約說穿了就是發現生物的生理行為是可以被刺激物或事件給影響,但並不能達到控制行為的效果,因為古典制約只發現狗會流口水,卻沒有發現如何主動控制狗去做流口水之外的事。

「看我如何控制巴夫洛夫。只要我一流口水,他就會微笑,接著在他的小本本裡寫東西。」Pavlov’s Dog. Comic by Mark Stivers. @twistedsifter

操作制約

操作制約的最核心概念就是「一個體對刺激產生反應(某一行為)後,有相對應的「增強物」產生,而這個「增強物」將影響個體日後再做出同樣反應(行為)的機率。」舉例來說便是,如果在恩收玩具後,不但得到我們的稱讚,我們還給他維他命口嚼錠吃(我們家不給糖果的),那們他以後就更樂意收玩具。反過來說,如果一隻猴子想吃香蕉,但每次拿到香蕉就被電到,這隻猴子就會學習到拿香蕉會被電到,而降低拿香蕉的意願。

古典制約

簡單來說,生物會因為刺激而產生行為,而行爲過後根據給予的增強物會產生兩種效果:強化和削弱,這兩種效果會改變生物重複行為的機率。

而增強則分為「正向增強」和「負向增強」,正向增強即是鼓勵行為並刺激重複發生的機率,負向增強則為降低該行為重複發生的機率。

原級增強物 vs 次級增強物

原級增強物 次級增強物 操作制約 行為心理學

原級增強物(Primary reinforcer):能滿足生物基本需求的事物,例如水、食物、空氣等等。

對於教育孩子來說可以是一些吃吃喝喝的東西。或許大家會先想到糖果,但我們認為糖果對孩子有害,因此我們會給在恩吃兒童保健食品,像是維他命口嚼錠或是葉黃素軟糖,不會太甜又對身體有益處,更重要的是一天也不能吃很多;喝的方面我們則是用優酪乳、豆漿等健康的飲料。

次級增強物(Secondary reinforcer):不能滿足生理需求,但因為和其他增強物有了連結而產生增強作用的事物,如金錢、讚美、好成績、集點貼紙等等。

這是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差別,動物無法理解次級增強物的作用,因為人類有對未來規劃的虛構概念,因此適用於人類。不只是幼兒園的好寶寶貼紙,日常商場購物也常出現集點兌換貼紙,也是一種次級增強物,增強顧客重複購買的意願。

四種增強物

增強的方式可以被分為「正向」(positive)和「負向」(negative)兩種,而回應又可分為「獎勵」和「懲罰」兩種,因此一共四種不同的變化。

四種增強物 操作制約 行為心理學 正向獎勵、負向獎勵、正向懲罰、負向懲罰

正向獎勵:在期望行為出現以後,給予行為者喜歡的獎賞。

例:訓練孩子戒尿布,能夠自主大小便,告訴他們若成功自己大小便的話,就給予集點貼紙,集滿五點可以兌換一支冰淇淋。

負向獎勵:在期望行為出現以後,挪去行為者不喜歡的事物。

例:孩子不喜歡洗碗,如果考試考100分,就可以一個禮拜不用洗碗。


正向懲罰:在問題行為出現以後,給予行為者不喜歡的懲罰。

例:許多人家中常有的愛的小手,即是最好的正向懲罰例子,簡單來說就是一般認知的「懲罰」。

負向懲罰:在問題行為出現以後,挪去行為者喜歡的事物。

例:孩子玩具沒有收完,就不能看電視。


出現期望行為或問題行為  正向獎勵、負向獎勵、正向懲罰、負向懲罰 操作制約 行為心理學

獎勵的效果遠大於處罰

懲罰雖然能夠使人有所警惕,但其所導致的問題也不少,經過實驗發現處罰可能會導致以下三點狀況:

  1. 懲罰有助於減低問題行為出現的次數,但不能消除問題行為的根本原因
  2. 體罰可能會增加被體罰者的攻擊行為,被體罰者可能會認為暴力是一種可以被接受的行為
  3. 懲罰可能會導致被懲罰者害怕執行懲罰者的負面情緒以及造成被懲罰者的焦慮情緒

如果孩子考了90分(行為),父母可以有兩個反應(增強物),一個是給予獎品或是讚美,強化孩子願意努力讀書的意願(重複行為)的機率;相反地,若是責備孩子怎麼沒有考100分,甚至少一分打一下等體罰行為,則有可能削弱孩子讀書的意願。雖然父母期望的是孩子能因為害怕被處罰而更加努力讀書,但錯誤的操作可能會導致與自己期望相反的效果。

Photo by Tingey Injury Law Firm on Unsplash

實施獎懲的三要點

盡量立即執行,拖延會失去效力

心理學家發現,延遲給予獎勵以及懲罰會使獎懲功效下降,這個現象在其他動物中更是明顯,因為動物並不像人類對於自己的未來以及學習具有規劃能力。不過心理學家也發現,若是一個人越能夠延遲自己獲得獎勵的時間,或是可以不領取獎勵而繼續學習,這樣的人通常具有更好的社會發展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延遲享樂」。

要有一致性,不能時輕時重

執行獎懲必須要有明確可參考的規則,也就是所謂的賞罰分明的法治觀念。如果同樣的行為產生不同程度的獎懲,會讓人產生混亂,而降低制約效果。

獎懲要適度,符合比例原則

除了賞罰必須分明,賞和罰都必須符合比例原則。好比乖乖吃飯就可以拿1000元,可能會導致價值觀偏差,或是不好好吃飯就被重度體罰等等。適度懲罰是令人產生厭惡感,但又不至於引發過度的焦慮感。過度懲罰對於受罰者而言,可能會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反應,以逃離或迴避懲罰的發生,這種反應稱為「迴避學習」(avoidance learning)。例如:學生沒交作業會受到懲罰,為了逃避這個懲罰,可能會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行為,如逃學。

資料參考:超普通心理學


制約在教養上的應用

教養制約的使用心得上,我們比較偏向使用「正向獎勵」和「負向懲罰」,一方面是正向懲罰已經越來越不適用兩歲半的在恩了,另一方面是負向獎勵所挪去不喜歡的事物,通常會是該做的責任義務(例如家事、寫功課),因此要挪去也不對,不挪去也不對。

正向獎勵大家很容易理解,但負向懲罰其實也是很好用的工具,只要適度執行即可,之前藝人宥勝撕碎2歲女兒玩具的新聞就是過度執行負向懲罰引發爭議的例子。相信經過以上對於制約的講解,大家應該就更能理解很多教養現象到底是屬於哪種範疇,接下來就舉一些我們的制約教養方式為例。

神奇小鬧鐘

很多父母很堅持不給小孩看任何螢幕,包含電視,但我們認為電視是很好的教育工具,只要使用得當,電視可以作為自動化的幼教老師。然而關鍵在於看電視的內容和時間,隨著在恩成長,我們給在恩早上下午各一個小時的電視時間。但沒有時間觀念又不會看時鐘的在恩要如何知道一個小時到了呢?如果我們直接關掉電視,他一定會崩潰。

於是就要拿出神奇的小鬧鐘來制約在恩。

根據古典制約的方法,利用鬧鐘的聲音制約在恩,讓他知道看電視的時間結束了。當然他每次聽到鬧鐘的聲音時,都會說「看~看~」,我們會讓他把該影片看完(通常都是看YouTube),如果影片還太久才結束的話會再給他5到10分鐘,並且重新設定鬧鐘。如果直接關掉電視的話在恩會爆哭,為了我們自己的耳朵,我們會放寬一些恩典。但有時候他還是不想結束看電視,這時候我們就會使用到下一招。

午後小點心

下午的電視時段,我們會擺上水果作為午後點心,吸引在恩轉移注意力。通常水果擺上桌之後,在恩就會自動自發地說「不要看~不要看~」,接著自己關掉電視跑來吃水果。使用水果小點心作為制約工具要注意兩件事,第一是他必須關電視才能來吃,不能邊看邊吃。第二件事是他午餐必須吃得好,如果在恩不吃午餐,或者愛玩只吃一點點,下午肚子會餓的話,我們就不提供水果給他吃

這運用到了古典制約和操作制約,古典制約的部分就是下午時段關掉電視後才有水果吃,操作制約的部分是午餐吃得好(期望的行為),我們便會給予水果點心作為獎勵(正向獎勵),若午餐不好好吃(問題的行為),我們便會挪去他吃水果點心的權利(負向懲罰)。

哭鬧帶出去

小朋友常常去餐廳吃飯時很容易哭鬧,而我們對付這種行為的方法就是帶出餐廳,讓他在餐廳外哭,並且施予輕度體罰(正向懲罰)。我們的體罰方法是用手指彈他的嘴巴周圍,讓他知道他在餐廳鬧脾氣後,不僅吃不到東西,還會有懲罰。在恩小時候鬧脾氣我們是這樣處理的,但在熙我們便沒有這麼做,因為在熙實在太穩定了,他根本不會在餐廳鬧脾氣⋯⋯所以根本沒彈過他嘴巴。

對於體罰我們認為只適用於不超過三歲的孩子,其實我們覺得兩歲以後的體罰已經沒有太大的效果,甚至還會有反效果。這也可以在阿德勒的正向教養中得到印證,因為正向教養中根本沒有提到三歲以前的正向教養!兩三歲以前的孩子就像動物一樣,無法以言語溝通,因此必須使用訓練動物的方法來教育他們。不過兩歲左右開始能更多理解語言後,我們就不推薦使用體罰了。

不吃沒得吃

很多父母很怕孩子吃不飽,祖父母輩更是如此。其實孩子幾餐吃不飽不會影響他們的發育,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營養過剩的時代。與其害怕他們一兩餐沒吃飽,不如藉此教育他們吃飯的紀律。當他們不吃飯時,他們就必須承擔自己的行為,下午肚子餓了就只能承擔後果,他們也就會學會該吃的時候就吃。我們從小這樣訓練在恩,現在即便他午餐不吃,下午也不會哭餓,因為他知道這樣做沒有用,而他的晚餐就會吃得更多,補足午餐吃不飽的部分。

參考資料:

超普通心理學


更多閱讀:
放手讓小孩自己吃飯:如何訓練一歲前拿湯匙吃飯
髒養教育:越骯髒如何越健康?

你可能也會想看......

4 留言

《孩子該富養還是窮養?》 - 鷹式家庭 18/10/2021 - 下午 10:56

[…] 如何正確制約你的孩子?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學教養好工具! […]

回覆
猶太教育法》推薦3本猶太媽媽育兒書看以色列教育孩子的方式 - 鷹式家庭 26/10/2021 - 上午 11:56

[…] 如何正確制約你的孩子?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學教養好工具! […]

回覆
《孩子,我沒有要你贏》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卻沒人告訴孩子何為龍?何為鳳? - 鷹式家庭 18/11/2021 - 上午 10:56

[…] 如何正確制約你的孩子?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學教養好工具! […]

回覆
Osmo 虛實互動讓孩子跟上未來STEAM教育趨勢|OSMO開箱、介紹、團購優惠 - 鷹式家庭 20/09/2022 - 下午 11:56

[…] 我們曾經寫過這篇文章「如何正確制約你的孩子?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學教養好工具!」這裡面有清楚的說明制約、限時的方法,而我們家也都是照著上面所寫的執行。 […]

回覆

留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