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後的寶寶該如何吃|鈞媽御食堂讓寶寶吃得好也讓家人吃得補

by Queenie
1363 瀏覽次數

看著孩子成長,冒出第一顆牙、吃下第一口食物。養育的過程一路都是既艱辛卻甘甜,我們這群父母為孩子付出了許多心力,只為看見孩子能夠健康、平安長大。「鈞媽御食堂」都有SGS食品檢驗,不是某幾項產品而已,而是全項產品都有送檢。從生產、製造到銷售一條龍,嚴格管控品質,讓孩子吃的都是健康的食品。

孩子在最初成長的過程中大家最卡關的事物就是睡眠跟飲食,這是許多父母最頭痛或是最用心要去處理的部份。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飲食的部分,身邊充斥著吃很多的寶寶跟吃很少的寶寶,吃多的擔心過胖吃得不健康,不吃的擔心營養不良引響後天發展。而不同時期的寶寶飲食的狀況還會改變,有時喜好這個,有時又厭棄這個,到底寶寶該如何吃,一歲後又該如何吃養呢?

寶寶的飲食階段

一歲前的寶寶飲食

寶寶大約從4個月大時開始接觸副食品,也就是除了母奶/配方奶以外的食物接觸,一開始從「糊狀」→「泥狀/半固體」→「塊狀/固體狀」進行,隨著孩子的成長跟一天一天接觸的食物越來越多,而飲食的狀態慢慢推進,最終的目標就是要達到跟大人所吃的東西一樣。

一歲後的寶寶飲食

奶類對一歲後的寶寶來說已非主食。在1~1.5歲一天所需奶量為480~720cc,1.5歲後每日500cc以內就足夠了。一歲後的孩子飲食就像大人一樣,只是太過大塊的食物要剪小塊一些,方便孩子慢慢練習咀嚼跟吞嚥,其餘就是注意每日的均衡飲食。

但許多家長會發現在一歲後的寶寶會有微妙的轉變,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的習慣也會有些許的改變。

相較於一歲前的孩子,一歲後所需的營養跟熱量會趨緩,可以觀察到孩子沒有一歲前吃得多,不但吃得少,甚至挑食,不愛吃的狀態慢慢跑出來,這也就是一歲後孩子飲食會對許多父母造成壓力的來源。

不是讓孩子變得更愛吃,

而是讓每一口都均衡健康。

雖然吃得少但要吃得營養均衡

許多人看到我們家兩寶吃飯的療癒,都紛紛詢問我該如何讓孩子更愛吃,但其實我們家孩子也跟大家的孩子一樣,會挑食,也會選食物吃,在煩惱營養均衡時,就要發揮創意跟食材的變化,來讓孩子對日常接觸的食物更有興趣。

很享受的表情

普通主食增加變化

有時孩子吃膩了白米或是白麵條,因為這是亞洲人的主食。這時我會幫孩子添加肉鬆、肉燥、海苔還增加他對吃白米飯的喜好,麵條部分也會選擇蔬菜麵條,因為看到不同顏色的麵條孩子都很興奮,甚至會主動說出自己要先吃哪個麵條。

延伸閱讀:
放手讓小孩自己吃飯:如何訓練一歲前拿湯匙吃飯
幾個月開始吃副食品:百歲和BLW餵食法比較

鈞媽御食堂|海苔寶寶肉鬆

嚴選豬後腿肉、純釀醬油、些許冰糖烘炒而成,比市面上的肉鬆質地細緻、清淡、無添加鹽、低鈉,最後再加上海苔和白芝麻增加風味。

鈞媽御食堂|鱘龍魚香肉燥

高價的鱘龍魚做成媽媽寶寶都適合的魚肉燥,採用黑豆桑純釀醬油, 做成適合孩子的燴料,只要淋在飯、麵上,立刻就有好吃又營養的魚肉飯。

鈞媽御食堂|蔬菜無鹽麵條

採用蔬菜製成的蔬菜無鹽麵線(南瓜、紫地瓜、黑芝麻、火龍果、紅蘿蔔、海菜)、無防腐劑、無人工色素、低鈉。

忙碌中的健康即時品

雖然我是全職的媽媽,但也不可能每日三天都是自己煮自己用,因為也會有時間被卡住,或是煮飯的倦怠時期。更何況職業媽媽的忙碌人生,白天上班,晚上還要預備孩子的晚餐。

我是不排斥即時食品的媽媽,因為現在的即時食品都有法規把關,另者即食品也會做到營養均衡的組合,讓媽媽偶爾放鬆時也不會讓孩子吃得不健康。

鈞媽御食堂|番茄義大利麵

嚴選新鮮食材,以牛番茄、洋蔥加上黑豬細絞肉拌炒,再以冰糖調和酸度,酸酸甜甜的醬料再拌入通心麵,麵體吸滿蔬菜香甜及肉的鮮味,是寶寶開心吃媽媽輕鬆煮的一道麵食。

鈞媽御食堂|鱘龍魚香炊飯

鱘龍魚味鮮美,也沒有魚腥味,鱘龍魚的肉質油份含量極少、零膽固醇以及豐富的膠原蛋白, 吃起來非常好吃,可說是魚肉中的黃金,營養又好吃。

左:鈞媽|雞肉起司燉飯、右:鈞媽|鱘龍魚香炊飯

日常中的極品飲食

有時孩子會對吃食物表示平淡,有可能因為大人煮菜的味道、技巧變化不大,因為不是所有媽媽都是料理專家,或是有很多的時間進修調理美食。偶爾添加一些平時不會料理的食材,也會增加孩子飲食的興趣。

我們家兩個孩子很愛喝湯,但有些湯品或食材我不好預備或是沒太多時間可以準備時,我會預備購買補湯,不但孩子們可以喝到平時喝不到的湯品,家人也人喝了補身體。

鈞媽御食堂|糯米甕雞湯

用整隻雞熬煮成雞湯,再加入白米、糯米經慢火熬煮,全程不參任何一滴酒,將米粒煮至全化變成暗湯,澱粉單分子化到非常細緻,一包就可以補充身體營養。

在熙的愛

鈞媽御食堂|鱘龍魚中骨湯

鱘龍魚的肉質擁有多種氨基酸,脂肪含量少,具有俗稱腦黃金的DHA及EPA,軟骨素和葡萄糖胺等,正因鱘龍魚成本高貴,宛若魚肉中的黃金,維持您的健康。

在恩的愛

在我們家如果不愛吃肉我們不會逼著吃,我們會去幫助孩子找尋其他他們喜歡的蛋白質。像在熙一歲後非常排斥吃肉,但非常喜歡吃豆腐,所以我們不會強迫他吃肉,而是會為他預備豆腐相關的食物,來讓他獲取肉類沒能取得的蛋白質。

很多時候父母會被食材卡住,但有時做些轉換或是貼添加一些美味的即食食品也能讓孩子吃飯食慾增加,也吃得健康。

延伸閱讀:
放手讓小孩自己吃飯:如何訓練一歲前拿湯匙吃飯
幾個月開始吃副食品:百歲和BLW餵食法比較

鈞媽御食堂

在我還是新手媽媽時就知道鈞媽,但我第一時間知道的是鈞媽出的養育書籍,後續因為要幫孩子預備副食品時也有搜尋到鈞媽御食堂,所以對鈞媽並不陌生,從幫助別人解決育兒問題,後續解決寶寶飲食問題,進而開創出來的「鈞媽御食堂」。

「鈞媽御食堂」特別的是一條龍的服務,從4個月開始接觸到的寶寶泥、副食品,寶寶粥、炊飯、補湯、新鮮食材,讓一家人所需的食品在這都能一併購買到。

我也很愛活力湯品的部分,因為在熬製孩子的粥,或是煮麵時,不需要自己花時間跟許多食材燉出湯底,可以快速透過營養滿滿的湯底,解決孩子的一餐。

鈞媽|帝王鱘龍魚片、鈞媽|鮭魚菲力

鈞媽御食堂|蔬菜大骨湯

用RO水和大骨熬煮9-12小時以上、再加入香甜新鮮玉米、紅蘿蔔、西芹熬煮,冷卻後撈油、濾渣,即成清澈高湯,適合煮粥、煮麵….等。

快速輕鬆上桌的健康湯品
用大骨湯熬稀飯給孩子吃

再來就是「鈞媽御食堂」都有SGS食品檢驗,不是某幾項產品而已,而是全項產品都有送檢。從生產、製造到銷售一條龍,嚴格管控品質,讓孩子吃的都是健康的食品。

建立一個好的飲食環境

提供孩子健康營養均衡的食物是必須的,但有時影響孩子吃飯的狀況不是只改食材就能解決,要連用餐的環境都需要適當,才能讓孩子吃得更好。

在恩在熙從會坐時,就有自己專屬的兒童椅,跟固定的吃飯位置,吃飯時我們會全家一起吃飯,因為當有人在做其他事情時就會讓孩子吃飯分心,分心就會影響吃飯的狀況進而吃得少。

吃飯時我們也不給手機、平板、電視,因為這也是會影響到孩子吃飯的狀況。另外我們不會逼孩子吃飯,但自己錯過這餐就要忍到下一餐才吃,這是教導孩子在正確時間吃飯,也會讓孩子吃得健康。

要不然都只能一直塞不健康的零食讓孩子渡過饑餓狀態,這是本末導致,孩子變得更不愛吃健康食物,卻喜歡不營養的小點心。

一歲後的孩子吃得比一歲前少是正常的,因為他們身體所需的能量趨緩,這時不是想要怎樣讓他吃得跟以前一樣多,而是吃得以往少但營養還是要均衡。媽媽們不但可以從煮飯廚藝下手,也能購買健康的即食品讓孩子吃得健康,父母擔憂也會減少一些。

延伸閱讀:
放手讓小孩自己吃飯:如何訓練一歲前拿湯匙吃飯
幾個月開始吃副食品:百歲和BLW餵食法比較

你可能也會想看......

留下意見